中国的餐桌礼仪最重要的原则是“食不言”。吃饭不讲话被认为是有益身体健康的。但若是参加社交宴会(banquet),不语就失礼了。社交宴会上的座次和上菜次序很复杂。每上一道菜都要由长者先食,长者一般坐在桌首位置。开饭后要尽量坐得靠前,以免食物掉在衣服上;吃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响。此外,喝汤的时候不可过快,应尽量小声。
现在中国越来越盛行西式婚礼,但还是有很多年轻人选择传统中式婚礼。结婚当天,新郎要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去新娘家迎娶新娘。当他们到达婚礼地点时,音乐和鞭炮声随即响起,而身穿红色裙装的新娘将会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被领上红毯。新人在叩拜(kowtow)天地、父母和夫妻交拜之后进入洞房(bridal chamber),客人们则开始宴席。红色象征着喜庆,是服装以及其他婚礼相关物品的显著特点。
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,是楚国大夫。为了抵御强秦,他提议与齐国结盟。但因奸臣诽谤(slander),他被免职、流放。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满腔热忱,他创作了许多诗篇,《离骚》(The Lament)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。公元前278年,秦国攻克楚国。屈原不愿降秦,跳进汨罗江自尽。按照传统,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(the Dragon Boat Festival)时,人们都会纪念这位爱国之士。
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,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。相传孔子曾修《五经》,撰写《春秋》。孔子学说植根于中国传统和信仰。孔子提倡忠诚于家庭,敬奉祖先,尊老爱幼,注重家庭在理想政府统治中的根基作用。他的经典名言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是黄金法则的最早版本之一。
中山装(the Zhongshan suit)是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。时尚界认为,传统的旗袍(cheongsam)展示中国女性之美,而中山装则是男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。外国人认为中山装是政治的象征,因为其具有典型的中国内涵。20世纪20年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时,中山装开始出现。中山装是时尚和文化的融合,既有西式服装的轮廓,同时又包含中国元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