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
1
2
3
4
5
内容操作
试卷
大学英语四级改革适用(段落翻译)模拟试卷619
translate
1

泼水节是傣族人最重要的节日,一般是在傣历六月或七月的某一天举行(大约是汉族清明节后的十天左右)。泼水节标志着傣族新年的开始。他们相互泼水,通过泼水传递问候。泼水节当晚,每一个村寨都会组织聚会来唱歌和跳舞。在竹笛、芦笙(一种风管乐器)、铓锣和象脚鼓(一种置于基座上的形状像象脚的鼓)的伴奏下,人们跳起当地的孔雀舞。

2

“和为贵”指的是以和谐为重,它是在尊重差异性、多样性基础上的和谐共存。“和为贵”出自《论语》(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),既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原则,也是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。现在,这一说法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、团体与团体之间、国与国之间和谐、和平的关系。“和为贵”体现了崇尚和平与和谐的精神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

3

北方有座山叫发鸠山,山上长了很多柘树。树林里有一种鸟,它的形状像乌鸦,头上羽毛有花纹,白色的嘴,红色的脚,名叫精卫,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。这其实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,名叫女娃。有一次,女娃去东海游玩,溺水身亡,再也没有回来,所以化为精卫鸟,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,用来填塞东海。

4

古时候,北方有一个巨人,名叫夸父,住在一座荒凉的山上。 夸父生性喜欢探求。有一天,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,想看看太阳究竟是什么样子的。他迈开双腿,像一阵风似地跑起来。 夸父一心要追上太阳。落日像一团火球,烤得夸父口干舌燥。他渴得要死,跑到黄河去喝水,黄河的水不够他喝,他又赶到渭河。渭河的水也喝干了,还是不解渴。他又往北方的大泽赶。没有来得及赶到大泽,他就在半路上渴死了。夸父死的时候,丢掉了手里的拐杖,拐杖落下的地方变成了一片桃林。

5

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蚕丝并且很好地运用它的国家,这给中国刺绣的发展做出了贡献。大约5 000年前,为了加工丝制品。人们开始大量养殖桑蚕。 古代的四川平原西部是一个盛产桑蚕的地域。刺绣产业渐渐在当地繁荣起来,最终蜀绣形成了一定规模。蜀绣制品主要分为两种:装饰物品和实用物品。在过去,蜀绣制品只是在家中或是小作坊里被制作,受限于恶劣的工作条件。当时只有少量的种类、样式和技艺。如今。刺绣工人们在工厂中一起工作,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,同时也振兴了当地的经济。